动物为什么不用吃盐?

尉函月尉函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因为它们不需要人类那么高的钠离子浓度。 人体细胞必须保持一定浓度的钠离子,才能正常运作(比如神经信号需要靠钠离子来传递)。而高浓度的钠离子又容易导致细胞外渗透压升高,进而导致缺水、呕吐等反应。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吃大量的食盐,为的就是补充身体对钠离子的需求。

但是很多动物并不需要吃那么多食盐。以人类为例,人体所需的钠离子80%来自于食物(例如蔬菜、肉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钠离子);只有20%的需要通过喝水和食盐来获取。所以当你吃了大量含钠的食物后,你不会再额外喝太多的水或食用过多的食盐,以确保体内钠的平衡。 而对于动物来说,它们从天然食物中就能获取到足够的钠离子,根本不需要再额外吃食盐。

这里就涉及到一个“体液”的问题。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部的液体环境(包括血液、细胞等内部空间)。这些液体中的电解质(各种离子)和溶剂(比如水分)都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。而维持体内钠离子浓度,则是保证这些体液正常的重要条件之一。 高钠饮食会造成身体的水肿,这是由于钠离子过高造成细胞内液增加,为了保持体内的容量稳定,身体只能让水分渗入到细胞内,从而造成组织间隙水肿的现象。

伍芷莹伍芷莹优质答主

对于人来说,盐绝对是必需品之一,倘若一连几天不吃盐,人都会受不了。而对动物来说,情况就比较复杂了,部分动物需要额外补充盐分,但大多数动物并不需要。所以人看到一些动物去舔石头、舔大地,甚至舔尸骨、尸体,就觉得这些动物在补盐,这样的联想相当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,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。

其实,很多动物并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口腔与大脑的相互反馈学会偏爱盐,而是在长期适应某种低钠环境之后,基因发生改变,口味不喜钠了。就像很多长期坚持素食的人,可能已经丧失了对肉类的喜好,甚至闻见了会觉得恶心。在低钠环境下的生物演化出来的一些特征,到了营养充足的环境之后就可能派不上用场,甚至成为累赘,类似于人体的阑尾。所以当一些动物迁徙到一个盐含量正常的环境之后,即使周围有食盐存在,他也感觉不到盐的美味,自然也就不会专门去寻找食盐了。

不过,这样的动物从低钠的环境迁徙到钠盐含量正常的环境,仍然可以在生理上的某些刺激下认识到钠盐的重要性,只是这种认识并不是通过味蕾来触发。在钠盐充足的地方待了一段时间之后,经过多次刺激,一些“特殊口味”会渐渐被勾起。

不过,对于人类来说,还是不要吃动物园里的饲料为好,万一引起身体不适就得不偿失了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